昨日,2023年“央媒话厦门”一季度采访活动将纸笔和镜头对准了厦门市预制菜产业,走进同安区预制菜产业基地等处,见证跨岛发展速度,探寻产业发展密码。
新闻媒体记者采访银祥豆制品腐竹车间生产线
同安区预制菜产业基地
产业链体系完备 可生产500多种预制菜品
热豆浆注入锅盘,经过15分钟成膜,接着结皮分段、搓揉成条、切断分份,实现液态到固态的转变,就成了人们常吃的腐竹。这里是位于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的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豆制品腐竹车间生产线,自动化设备全速运转,全副武装的工人们认真操作。
“整个生产过程,只用大豆和水两种原料,没有添加其他东西。”厦门银祥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副总周建华向记者介绍,银祥豆制品加工车间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国内规格最高、车间设计和建造最为完善的豆制品生产单位。
据悉,银祥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近年开创了“同安封肉”“姜母鸭”等传统菜品工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的先例,加紧布局预制菜产业。“我们始终围绕老百姓的‘菜篮子’做文章,每年研发不低于30种新产品。”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福祥表示,他们搭建团队打造产品研发中心,一方面创新研发传统闽味,一方面致力于成为“全球风味料理专家”,推出多款中西式预制菜产品,成功与全球知名品牌达成合作。
在同安,如银祥集团这样深耕预制菜产业的企业不在少数,逐渐形成预制菜产业集群,打造出覆盖“原材料供应—预制菜加工生产—市场销售”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抱团发展是未来的方向,我们成立了厦门首个预制菜产业协会,互利共赢。”同安区发改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食品产业园之一,拥有“三产联动”的产业集群优势,同安区正在将该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为预制菜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东南预制菜产业发展示范区。
据了解,同安区预制菜生产企业可提供500多种菜品,全国八大菜系均有涉及,涵盖了即食、即热、即烹和即配等全部类别,代表产品有古龙罐头、乐肴居爆汁流沙包、绿进松板肉、翰农精品蔬菜等,同安封肉、姜母鸭等闽南特色菜品均已上市销售。